适应症
1、作为治疗瘤型麻风的选用药,通常应与氨苯砜联合使用。
2、与利福平或乙硫异烟胺联合用于治疗耐砜类药物的菌株所致的感染。
3、本品也可用于红斑结节性麻风反应和其他药物引起的急性麻风反应。
4、另对结核、结节性红斑、痤疮、脓疮性皮肤病、类天疱疮、坏死性皮肤病等也有疗效。
5、皮肤病如盘状红斑狼疮、坏疽性脓皮症、掌跖脓疱病等。
用法用量
1、耐氨苯砜的各型麻风,口服,一次50~100mg,一日1次,与其他一种或几种抗麻风药合用。
2、伴红斑结节麻风反应的各型麻风:有神经损害或皮肤溃疡凶兆者,每日口服100~300mg,有助于减少和撤除泼尼松(每日40~80mg)。待反应控制后,逐渐递减至每日l00mg。为使组织内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,用药2个月后才逐渐减少泼尼松的用量。无神经损害或皮肤溃疡凶兆时,按耐氨苯砜的各型麻风处理。
3、治疗氨苯砜敏感的各型麻风:本品可与其他两种抗麻风药合用。如可能三药合用至少2年以上,直至皮肤涂片查菌转阴。此后,继续采用一种合适的药物。
4、成人每日最大量 不超过300mg。小儿剂量尚未确认。
5、用于耐药的结核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,每次100mg,每天3次,与抗结核药联合应用。
6、治疗多菌性麻风:氯法齐明每月1次,300mg,监督服,并每天50mg,自服,与利福平、DDS组成联合化疗方案、疗程至少2个月,或至皮肤涂片查菌转阴为上。
7、治疗麻风反应:应从较大剂量开始,每天200~400mg,当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,对严重病例,在开始阶段应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。
8、治疗其他皮肤病:每天100~400mg口服,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。
不良反应
1、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:最常见,多在用药后2~4周出现,以6~12个月时最明显。开始皮肤呈淡红色,以后变为棕褐色至紫黑色,以暴露部位更加明显。另外眼结膜、尿液、痰、汗液均呈现红色。氯法齐明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,使新生儿和乳儿皮肤染色。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的程度与剂量、疗程成正比,停药后可逐渐消退。
2、皮肤干燥及鱼鳞病样改变:多在用药后2~3个月出现,以四肢伸侧(特别是下肢)最为明显,停药后3个月左右逐渐消退,外用润肤剂可减轻症状。
3、消化道反应:少数患者有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腹痛、便秘和腹泻等不良反应,一般均较轻微,不影响治疗,将氯法齐明改为进食时服用可减轻症状。腹痛严重者应停药。